大家好,小问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回向文正确的回向文,回向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回向就是:回报给;印光大师:论回向 回向是重要的修行法门,关于回向,《大乘义章》卷九之中,曾提出三种回向,即(1)菩提回向:谓回自己所修一切善法,以趣求菩提的一切种德。
2、(2)众生回向:谓深念众生,故愿回自己所修一切善法给与他人。
3、(3)实际回向:谓为灭有为,趣求实际,以回自己的善根,求平等如实法性。
4、印光大师在其文钞中多回向多所开示,除了采取了一般回向的意义,又具有净土宗的鲜明特色,下面试概述之。
5、 回向的一般含义 印祖在增广文钞复永嘉某居士书九中开示:“每日功课回向,一一当与法界众生。
6、若此功课为此,彼功课为彼,亦非不可。
7、然必又有普回向之愿,方为与三种回向相合。
8、三种回向者:一回向真如实际,心心契合。
9、二回向佛果菩提,念念圆满。
10、三回向法界众生,同生净土。
11、人各有志,人各有业(业谓职业)。
12、但随缘随分即可,不必与一切人皆同也。
13、”此说三种回向与《大乘义章》相同,而同生净土为归宿。
14、 净宗中回向的含义 净土宗以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为宗旨,所以净宗之回向必指归往生净土。
15、所以,印祖在与增广文钞卷一与陈锡周居士书中开示:“又举凡礼拜读诵大乘经典,及作一切于世于人有益之事,悉皆以此回向西方。
16、不可唯以念佛回向西方,其余功德,另去回向世间福报,则念不归一,便难往生。
17、须知真能念佛,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如长寿无病、家门清泰、子孙发达、诸缘如意、万事吉祥等)。
18、若求世间福报,不肯回向往生,则所得世间福报,反为下劣。
19、而心不专一,往生便难决定矣。
20、”净宗回向以发愿求生净土为本,这是观经三心之一,回向发愿心的要求。
21、印祖开示:“其心中但具愿生之念,即是常时回向。
22、”(增广文钞复永嘉某居士书四)。
23、 回向与菩提心 回向就是菩提心的体现和修法,可以上契佛心,结缘释怨,成就大乘胜行。
24、印祖在与徐福贤女士书中开示:“然须发菩提心,誓愿度生。
25、所有修持功德,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回向。
26、则如火加油,如苗得雨。
27、既与一切众生深结法缘,速能成就自己大乘胜行。
28、若不知此义,则是凡夫、二乘自利之见,虽修妙行,感果卑劣矣。
29、”印祖在文钞三编卷一复杨慎予居士书中又开示:“须知无论诵经持咒,均以恭敬至诚为主。
30、均以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回向西方,则其利大矣。
31、若世间无知之人,事事为己,则其利益随心力而下劣矣。
32、譬如一灯,燃百千灯,其灯光明了无减损。
33、若不相燃,其光亦不增大与久。
34、回向时当知此意。
35、不但为自己父母恩人如是,即怨家亦如是。
36、方能上契佛心,下结众缘而解众怨。
37、”印祖对一位受魔扰的居士开示:“病与魔,皆由宿业所致。
38、汝但能至诚恳切念佛,则病自痊愈,魔自远离。
39、倘汝心不至诚,或起邪淫等不正之念,则汝之心,全体堕于黑暗之中,故致魔鬼搅扰。
40、汝宜于念佛毕回向时,为宿世一切怨家回向,令彼各沾汝念佛利益,超生善道。
41、此外概不理会。
42、彼作声,也不理会作怕怖。
43、不作声,也不理会作欢喜。
44、但至诚恳切念,自然业障消,而福慧俱皆增长矣。
45、”(增广文钞卷二复某居士书) 回向之功德无量 在增广文钞卷一复周孟由昆弟书中大师又开示:“佛所以教人,凡诵经、持咒、念佛、作诸功德,皆为法界众生回向。
46、平时尚为无干涉之法界众生回向,况母殁而不至心为母念佛乎?以能为一切众生回向,即与佛菩提誓愿相合,如一滴水,投于大海,即与大海同其深广。
47、如未到海,则勿道一滴,即长江大河,固与大海天地悬殊也。
48、是知凡施于亲,及一切人者,皆属自培自福耳。
49、知此义,有孝心者,孝心更加增长,无孝心者,亦当发起孝心。
50、”在三编卷三复章道生居士书一中又开示:“念佛当发志诚心,深信心,回向发愿心。
51、(谓以己念佛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悉皆往生西方。
52、)若有此心,功德无量。
53、若只为己一人念,则心量狭小,功德亦狭小矣。
54、譬如一灯,只一灯之明。
55、若肯转燃,则百千万亿无量无数灯,其明盖不可喻矣。
56、而本灯固无所损也。
57、世人不知此义,故止知自私自利,不愿人得其益。
58、” 有一种疑问:圣者有功德回向,凡夫有什么可回向的呢?印祖在增广文钞与徐蔚如居士书三中回答了此疑:“读太夫人汲汲流通《大藏》,刻印契理契机之书,直欲愧死。
59、而朝暮礼诵时回向,乃摅我愚诚。
60、尚望太夫人慈愍,挽弥陀圣众,以速度我,何可谓为法施?然不妨借此缘事,以增长自利利他之心。
61、故博地凡夫,当礼诵时,尚为诸佛回向,况示居凡位,于理又有何妨。
62、” 检举。
以上就是【回向文正确的回向文,回向】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