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1:
通常我们使用的电脑会把一个硬盘分成多个磁盘,每个磁盘用来存储不同类型的文件,这样比较好管理,但是电脑使用久了之后,磁盘上就会多出很多文件,我们明明把很多垃圾文件删除了,但是内存还是被很多不知名的文件占用了,不知道该怎么清理,这个时候,我们就想着把D盘里的重要文件给备份一下,然后直接把整个D盘给格式化了,这样清理起来比较方便。要是在格式化完D盘后,发现还有一些重要的文件忘记备份了,这个时候就可以用失易得数据恢复来帮助恢复一下。
回答2:
当计算机内的文件被有意无意的删除、或遭到病毒破坏、分区被格式化后,若想恢复这些已丢失的文件,均可使用本功能。实际上,操作系统在删除文件时,只是将被删除文件打上了“删除标记”,并将文件数据占用的磁盘空间标记为“空闲”。文件数据并没有被清除,还静静地“躺”在磁盘上。只要删除文件后没有建立新的文件,操作系统没有写入新的数据,这些被删除的文件数据就不会被破坏,就有机会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它们“抢救”出来。
格式化操作执行时并不会考虑磁盘上原来的数据内容,也不会先删除旧文件。不同的文件系统类型,格式化的具体操作内容也不同。对于FAT32、FAT16、FAT12等文件系统,格式化时会清除文件分配表(简称FAT,固定位于分区的开始部分,含有文件数据的定位信息)及根目录。文件数据一般不会被清除。对于NTFS文件系统,格式化时新写入的数据没有固定位置要求,但正常情况下每次格式化时的写入位置不会变化。因此旧文件数据大多不会被覆盖,仍存在大量残余信息供我们找到丢失的文件。
本功能就是通过分析残留在磁盘上的文件的部分信息来重新找到文件数据及文件夹的层次结构,从而达到恢复文件数据的目的。
对于整个分区已经丢失的情况,请首先参阅“搜索已丢失分区(重建分区表)”功能,先搜索到丢失的分区。然后可以在保存分区表后、或在不保存分区表的情况下再利用“文件恢复”功能恢复分区内的文件。
分区被破坏的表现有:在“我的电脑”中打开分区时系统提示“未格式化”“需要格式化”,分区属性显示为“RAW”,打开分区后看不到任何文件。遇到这些情况时,都可以通过“误格式化后的文件恢复”功能来恢复文件。
本功能支持NTFS、exFAT、FAT32、FAT16、FAT12、EXT4、EXT3、EXT2等文件系统类型的磁盘分区、支持使用这些文件系统格式的硬盘、移动硬盘、RAID卷、U盘、存储卡(如数码相机中的SD卡、XD卡等等)、虚拟磁盘。
为保护正在恢复的分区不被再次破坏,本软件在搜索分区内的文件时,会采用只读模式,不会向分区写入任何数据。
回答3:
硬盘就相当于电脑的大脑,它存储着电脑上的所有数据,要是硬盘被格式化了,那么电脑基本也就开不了机了,但是这种格式化对数据本身并没有被立即擦除,只是改变了文件目录。丢失数据所占用的磁盘空间就被标记为空闲,释放磁盘空间,以便新的数据可以写入。如果数据丢失后,又存入了新的数据,就有可能将丢失的数据覆盖,让原本可以恢复的数据难以恢复。所以,发现移动硬盘数据丢失了,要尽量避免所有写入操作,确保数据不会被覆盖。那么硬盘格式化后有什么办法可以恢复数据呢?
这个时候可以用失易得数据恢复来帮助一下。
回答4:
硬盘如果被格式化了,数据并未保存,一般情况下是找不到的,您需要用万能数据恢复大师来恢复。去中关村下载吧,一般都能恢复回来,好评率还蛮高的。
回答5:
看你是哪种了,见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aa6a2c14fc9d040d4c19c4d9.html,如果是完全格式化要用专业软件如http://huifu.86tyu.com/p/soft_608_html?ver=4235,但一般需要收费